我倒是觉得故意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烟草的人,以及发明出抢夺你所有注意力的推荐算法的人,应该去领“社会达尔文奖”,以表彰他们在淘汰掉非精英人群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此论断有失偏颇。人是否有自愿放弃自由的自由?这种放弃自由意味着以后永久不能恢复自由身。如果有,那么人就可以没有自由;如果没有,那么自由就不是无限的。
发明推荐算法的人可能并没有错,但大规模应用到盈利的一定是千古罪人
你站也应用了推荐算法,但没有盈利,所以 admin 不用被
Related Material
我历来是不愿意和“只想赢”的诡辩争论的,不过还是可以写一下,这无非是不同人价值观的问题
你的例子总是充满了反自由的强迫,从而论证不应该自由选择
立法应该禁止的是强迫和欺诈等行为,而不是反行其道
1. 被枪指着时(非法暴力胁迫)
-
可选策略:
-
A. 配合:交出财物。
-
B. 不配合:交出生命。
-
-
成本/收益分析:
-
策略 A 的成本: 损失财物。机会成本是保住财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策略 B 的成本: 极高概率损失生命或遭受严重身体伤害 。机会成本是“活着”。
-
-
诡辩之处:
这里的“权力”(持枪者)是非法的,其行为是社会契约明确禁止的强制 (Coercion) 。将这种情况与自由市场的讨价还价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上的堕落。法律禁止的正是这种通过非法暴力创造极端不对等成本结构的行为。
2. 美国边检检查电子设备(公权力强制)
-
可选策略:
-
A. 配合:提供设备和密码。
-
B. 不配合:拒绝提供。
-
-
成本/收益分析:
-
策略 A 的成本: 隐私被侵犯,数据可能被复制,个人信息面临风险。
-
策略 B 的成本: 被拒绝入境,航班作废,行程泡汤,可能被列入黑名单,甚至短期拘留。其机会成本是本次出行的全部目的和投入 。
-
-
诡辩之处:
这里的“权力”(边检)是合法的公权力,但其行使范围和边界是现代政治争论的焦点。与第一个例子不同,这里的成本不是生命威胁,但同样是极其不成比例 的。
诡辩者再次将“拒绝入境”这一由国家暴力机器保障的惩罚,描述为一种平淡的“收益改变”。这忽略了权力来源的不对等性 。个人与国家机器之间,不存在平等的议价能力。你为了入境,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机票、酒店、时间)。边检人员通过不成比例的惩罚成本来迫使你放弃隐私权。
这虽然不是非法胁迫,但依然是强制 。争论的焦点应该是:政府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用这种强制力来交换公民的权利? 将其归结为和买菜一样的“自由选择”,是在为无限扩张的公权力张目。
以及如果你作为移民,应该预先知道这样的概率,应该自己计算收益和风险。如果你不知道有这样的检查,可能是你调研不足。如果是随意搜查的话,搜查者是违法的。
3. 算法精准推送(商业算法诱导)
-
可选策略:
-
A. 观看 15 秒视频。
-
B. 划走,去做别的事(享受生活)。
-
-
成本/收益分析:
-
策略 A 的收益: 获得一次瞬时、廉价、精准定制的多巴胺快感。
-
策略 A 的成本: 15 秒时间。但真正的成本是隐形的、累积的:
-
认知成本: 打断了你的心流,消耗了你的注意力储备。
-
机会成本: 放弃了用这段时间进行深度思考、有意义的社交或创造性工作的长期复合收益 。
-
成瘾成本: 强化了“即时满足”的神经回路,使你未来更难抵御诱惑,意志力被不断磨损。
-
-
策略 B 的收益: 保护了注意力和心流,获得了构建长期幸福感的可能性。
-
策略 B 的成本: 需要付出额外的意志力去对抗一个由数千名工程师和心理学家精心设计的“多巴胺陷阱”。
-
-
诡辩之处:
这是三个例子中最微妙,也是最核心的。它不同于前两者的“强制”,更接近于一种系统性的操纵 (Manipulation) 。-
信息不对称: 你只知道你想“放松一下”,而算法平台拥有关于你海量的个人数据,了解你最隐秘的心理弱点。这不是一场公平的博弈。
-
成本外部化: 平台获得了你的注意力和数据(并将其变现),但你的长期认知损害和机会成本损失,平台是不承担的。
-
混淆短期收益与长期成本: 诡辩者只强调“瞬时喜悦”超过了“15 秒享受生活”的收益,却刻意忽略了其巨大的、累积的隐性成本 。这就像一个高利贷贩子说:“你看,我借你的 100 块钱,让你立刻解决了吃饭问题,这个收益难道不比你明天可能挣到 10 块钱的收益大吗?”他绝口不提那高到天际的利息。
-
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正是因为我们承认:对于意志力、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尚不成熟的个体,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免受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进行“收益设计”的侵害。
为什么你觉得你可以定罪?
这是个 meta-question 了。我愿意认为自由永远是无限的,但你没有“超越自由”的自由。就像实数可以无限接近 +∞,但无法达到 +∞。
放弃自由需要比自由更高阶的自由
why not?
不要总是混淆法律和自由市场之间的职能,也不要认为特定的自己(而非无知之幕之后的自己)的利益就是至高无上的(自然界是以基因种群为单位演化的,人类社会是以文化模因种群为单位演化的),这样只会显得很滑稽。
在现行资本主义法律中定不了罪,但放几十年前或者是斯大林的苏联应该会被定罪。能否定罪要看依据什么法律
能定罪的只有自然界的 filter,目前最好的基因是人类,最好的模因是 无知之幕原则下的立法 + 自由市场
“把你最需要的内容推给你”的推荐算法是好的,把“你最会上瘾的内容推给你”的推荐算法是坏的
放在历史某时某地穆斯林,整个楼的人都因为服装等原因有罪,他们为什么不来给我定罪呢,因为自然界宣判有罪的是他们
那么什么是最需要的内容呢?你知道我需要什么吗?只有我自己自由选择才知道,我可以选择推荐算法,也可以选择传统算法,甚至不需要什么算法,如果真有这种需要(需求),你可以创一家新公司,大家都会用,你也会盈利
人类制造了这么多物种灭绝,人类是你的“自然之神”派来宣判的天使吗
不知道是指什么事件,但每部法律有它的约束范围,通常是地理上的国家边界。你在美国穿比基尼就无罪,在阿富汗穿就有罪。
我没有宣判什么,只是描述发生了什么。好笑的是,你对灭绝物种的缅怀建立在人类没被其他物种灭绝的基础上。
我理解 m0 所说的千古罪人是一种人内心的价值判断,在 corperate greed 操控立法和执行 branch 的社会,或者某种根本不存在法治的社会,什么法律审判都是狗屁。
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就是每个人的真理。
公司为了赚钱用短视频降公众智,对没有改变能力的公众来说是邪恶的,所以全部 是合理的
人类干的事虽然很危险,但并没有一个自然之神来宣判,要灭绝也不是被其他生物灭绝的
这里指的是物理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