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应对考试,抑或是自学什么东西,做笔记的意义在哪里?大学期间尝试过过做笔记,但感觉形式大于实用性。可能我没有掌握要领。就门 u 的经验来看,做笔记是否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简单来说有什么技巧?
不是 记录一个索引可能更好。反正都是忘光光。
我觉得有一本好的教材/讲义作为基础,在旁边写自己的理解更有效。
今天这篇是俺的另一个尝试——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向列位看官介绍某本书。这篇读书笔记,首先是写给俺自己看的,然后才是给读者看的。一般来说,只有当俺觉得某本书比较有价值并且值得阅读【多次】,才会去整理一份“读书笔记”(通常是在看完之后整理)。如果多年之后想要重温此书,针对该书的笔记可以作为某种“大纲”或“索引”。
刚才列举了三类常见的知识点:描述概念、描述方法、描述事实。头两类的比例很低,但通常都很重要。所以这两类你需要记忆。第三类的比例很大(很可能占总量的 99% 以上),这时候你需要做一些取舍——只记住核心的知识点,舍弃边缘的知识点。
其实这段话的原文和发表日期,俺的脑子里根本就记不住(这就是所谓的“边缘知识点”)。但是俺曾经看过一篇相关报道,并且保存在知识库里面。所以俺的头脑中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知道有这么一个讲话。到了要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去知识库查一下,就可以查到原文和日期。然后再到 Google 搜,就可以查到很多相关的资料。
假如没有知识库,俺又记不住标题和正文,要想在 Google 里搜,只能输入几个比较模糊的关键字。这样一来,可能要在搜索结果中翻很多页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的(无形中就浪费了时间)。
是这样的,否则笔记就是纯抄书/抄 ppt,没有太大作用
我感觉数学记笔记(or 抄书)的过程就是理解记忆的过程,如果只是瞪眼看书,可能过上几天就不太会了
一个简洁的提示。数学的来说,书上定理写的这么长,还有很多例子,不方便回忆啊。打开笔记上面一些定理和证明提示,完全足够回想,还能锻炼推导
我学东西很容易只过眼睛不过心,所以我把记笔记当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再一个自己记下的东西比较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复习的时候比大多数参考资料可能会好一点
写字的时候不容易走神,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有助于恢复记忆
记录之前问问自己,准备让自己多久之后 看到什么样的东西 能回忆起什么样的知识。
我从来不做,但我觉得七楼说的应该是挺对的,虽然我怀疑大部分情况下过了若干天后能否看懂自己的“提示”
对既有材料的索引和补充
有些复杂的东西在推理记忆的时候会当成草稿纸一样,写一下然后放在文件/博客里,比较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