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在线上交友呢

网络世界如今已经发展的很好了,说是元宇宙的雏形也可以,各种论坛和圈子细分,找到自己的归属之地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这里我想对线上交友这一个方面提出一些疑问

首先我先列一下优缺点

线上世界优势是什么:

1 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情绪,不需要担心形象和责任

2 可以更好地表达自身的身份,认识人的渠道更多

3 可以避免自身的缺点,不用考虑建模问题等等

针对现实世界缺少了什么:

1 面对面的微表情,肢体动作,人类的体温,相约出去并行的机会

2 面对同一环境的交流话题,为一个目标交流的理由,也就是互相绑定的“责任”

可是似乎并没有太多人热衷于到网上去寻找自身的知音,即使混圈,深度混迹于互联网,也是为了找乐子?那到底是哪个条件的缺少呢,现实的朋友离开了相同的环境,变成几年不见一次的“老朋友”这种依靠记忆维系的关系难道更好吗……最后就完全是本能接管一样的,打球打着打着就认识,然后慢慢疏远再在某个时间写点东西感叹一下大家怎么莫名其妙就散了,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现实身边的环境是没法自己选的,人是有限的,还要担心自己的形象不能交浅言深,那么想见到“真实的人”不应该更加依靠于互联网吗,毕竟很多话只有对陌生人才好说,而且不需要承担责任,不用担心绝交后的朋友或者前对象这样尴尬的情况出现,也就是不会树敌,如果我真的了解你,这同样是一种危险吧。

归根到底,是不是可以化简为精神需要和生理需要的关系。参与群体活动,线下人和人的关系,总归还是生理上的本能,人生而应该有之的东西。纯粹依靠线上的寥寥两句,就变成了柏拉图恋爱一样的关系,这个概念之所以被人频繁提及。就是因为很难做到吧,最终都要回归现实的,接受自己的身份,变成成熟的大人。

1 Like

真实世界的交流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只需要在场
在这个基础上文字和语言完成了一次虚拟化,触发的情感都是来自真实世界习得的记忆再现,而记忆总是会被大脑篡改而失真
过去大多数时间人类同时生活在真实和虚拟的世界里,在互联网进行文字交流就是纯粹的的虚拟,除了可形式化的部分都极其危险

1 Like

并不觉得网上多危险,难道只是在场就可以进行的交流就不危险了?这种时候并没有思考的时间,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份即时选择应对方式,更是本能动作了吧,大脑的篡改和自我说服绝对不会少,在网上至少有冷静下来思考的时间。而且你也说过了记忆是不可信的,那么比起此时此刻就在交流的人,我不应该更不相信过去的什么老朋友老同学吗

1 Like

:face_with_monocle:线上交友挺多的吧,先用社交平台发展自己的小圈子然后慢慢筛选最后得到核心人员,最后发展到线下面基

1 Like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试过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呆一周,并不缺少和人线上交流的机会。
但是我很希望有一个人能跟我呆在一块,哪怕大多数时间大家都是在做各自的事情。
只是周围有一个人,偶尔能说两句话就能让我很安心。

我小时候每玩一个新游戏就加一个群,从小学玩 QQ 到现在加过很多群,活跃的时候大家也都认识我,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也和现实差不多。慢慢的就不发言了,大家也并不会发觉有什么不对。

在网上我也经常冲动发言 :rofl:

sodayo

比起你提到的这种群体,玩游戏或者什么兴趣爱好的,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一对一的那种?这种情况真的有必要最后发展到线下面基吗,就在网上不好吗

如果是一对一的话我觉得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啊,和现实里待在一起各有优势?比如我看到什么短视频想给对方看,网上我直接分享就行了现实里难道要打断对方手头的事情吗。
没有责任联系的群体就是这样的啊,你不说话自然就逐渐疏远,只从小圈子来说网上怎么可能比得过现实里从身边人,同学这种身份发展来的群体
所以我想说的是一对一对,知己那样的朋友啊……当然如果你想过了还是觉得只能接受身边有人用声波的形式说话呆在一起,自然也没问题

ASD 网上社交正常现实社交糟糕的原因 be like:

:face_with_monocle:感觉没 get 到 op 的点,是在推荐线上交友还是批判大环境不太认可线上交友

现在大部分的线下建立的关系也得长期线上交流来维护了吧,这样也不算线上交友么

纯线上交友通过在群里吹水慢慢熟络然后感兴趣开始私聊的也有

1 Like

是好奇为什么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想提出我的观点,看你们的回复得到答案
线下建立的关系本身就是被限制的死死的,我无法和我的校友 同事 身边人说很多东西吧,哪怕成为了熟人朋友也一样。
对的,这个没问题,=这算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了,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真正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人,从陌生人开始变成朋友

我不是……我可以线下说话的,也不是什么社恐,只是觉得线上遇到聊得来的可能性要更多,而且这样能让我更自由而已

线上也行吧,有些人线上很能聊的,一打开群都是 999+。但我就不知道在线上说什么。

线下机会、”强迫性“更多吧,就是见面的话两三个人不得不说一些话,一旦接触了也没有办法低成本的离开。迫使人互相熟络一点。

是的 虽然我觉得水群和一对一交流还是要分清楚,我对水群还是没什么兴趣的
第二句听着感觉好无奈……就是强行绑定人啊,就像以前农村邻里熟络现在不熟了一样,说白了那是迫不得已大家互相照应,真有自己的生活和选择干嘛还要捏着鼻子忍这对方呢?网络上这种无责任的交流更是自己的选择吧!

不能小瞧演化了这么多年的动物本能啊

1 Like

因为纯线上社交带动不了实体经济发展,也不能直观的完成利益人情交换

不认可纯线上社交可能是觉得缺少了实感?ai 一样能提供情绪价值但也没有完全替代交友

绝交带来的见面尴尬问题,线上的赛博会面不也一样()

:face_with_monocle:0 成本 0 负担的社交会让人慢慢迷失吧

同学邻居这种在特定环境里不可避免的社交没兴趣维持下表面关系也好,慢慢聊得来也不在少数
长期的相处也能更立体地认识一个人,

话题之类的感觉纯看人,和 a 只聊某类话题和 b 聊另一类话题

至于知己知音什么的线上线下水一样深吧

感觉是会深入到人与社会关系的话题了,遗憾离场

难道 op 是看了什么宿舍关系职场关系有感而发吗

1 Like

缺少了实感,实感是什么,还是责任或者人的体温嘛。
我保持的观点就是:在现实你反而很难去了解一个人,因为同学邻居会顾及你的想法,并且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敢真的走近太多或者说出一些心里话,还是要提防你的。何况他如果在学校里维持形象,那么在你面前也必然会维持,通过这样的面具怎么能说是“立体”呢
人与社会的话,我还没有想那么多,单纯是以自私的角度出发……想要人交流,这也不是有感而发是真的这么想的啊,自身经历也是如此

缺少社交能力,思维过于二极管

绝没小瞧,切身体会到了如此多年

为什么,我想要线上交友,不代表我现实没做好啊,正是因为清楚边界和交流的意义我才会能在本能难以接受的情况下保证顺利在学校中生活,所以不能说缺少社交能力吧。
其次,为什么说是二极管了,我不是都列出来优劣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