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什么时候开始以沉默为美德了?

从大学生《寂静的一代》,到中学班级里“好朋友”的消失,甚至小学生也在越来越严苛的管教下失去了游戏的能力。

我们这代人,从何时开始推崇孤僻与沉默了?

可能是从高中文化开始向前后扩散的,仿佛大家认为只有沉默不语、埋头苦学才走在成功的正道上,而其他行为均是应当蒙羞的“不务正业”。

我们好像得了失语症,以沉默为美、用不作为来规避可能的错误与风险。各位高级知识分子们不知有多少甚至没有能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知有多少大学生沉浸在孤独与压抑之中,却不愿拿出哪怕一丝精力来与身边人建立感情。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从本性上就必须融入集体来维持生存;复杂的产业链条,也是靠庞大的社会分工生产维系的。

劳动、并与其他劳动者建立合作,付出爱、并享受其他个体或集体的爱的回馈,这才是我们的天性。

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企图不断支付金钱以获得消费主义提供的所谓“情感价值”,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精神乐园恐怕要化为精神废墟。

16 Likes

在发声容易的今天,个人的独立化才能达到**的最大化,**的最小化。

2 Likes

You should be angry. But you must not be bitter. Bitterness is like cancer. It eats upon the host. But anger is like fire. It burns all clean

我也不断意识到我在一些能够交流的场合选择沉默。犹豫着要不要打个招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想自我思维中的阻碍太多,想到未来也难有交集,便放弃交流了。

另外现代社会的细化分工也纵容了沉默。人也可以沉默的生活下去,靠屏幕避免了交流的发生,即使付出了一些隐藏的成本。

4 Likes

沉默不需要代价,为什么集体选择沉默,自然是对环境的适应。

什么是精神乐园?什么又是精神废墟?乐园与废墟,不正是不沉默者对沉默者的施暴。

不是很明白层主经历了如何的压迫与暴力,但 OP 此处探讨的“精神乐园”是情感与友爱。

事实上今天中午 OP 刚刚帮助了一位小学时候的网友渡过自杀危机。正是他决定伸出求救之手才得以化解困境,自我封闭的结果就是陷得越来越深。

2 Likes

当我还在六年级的时候,有次班主任讲错了一个科学常识内容
回家我仔细查了资料,第二天跑到办公室和老师说
后来我和我家长说了此事,家长很气愤,认为我不应该指出老师的错误,这是不尊重老师,在家里给我骂得和孙子一样
自此后来我再也没有用任何形式指出任何老师的任何过错或者提出任何意见

2 Likes

当时家长批评我的理由是说我虚荣 :sweat_smile:
说我「纠正」老师错误就是想抢风头
但是那时候我才六年级,我甚至不是很理解「虚荣」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且我还是课后单独去找的老师,也不是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冲上来直接和老师说「你错了」干这种事情
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匪夷所思 :sweat_smile: :sweat_smile: :sweat_smile:

我从小都是课堂上直接指出错误,老师都还挺开心的

我当时也觉得老师挺开心的,还表扬我了
但是我爸妈却不这么想 :poop:
这也导致后来很多事情我都不愿意和他们说了
我和父母的关系直到高三快高考的时候才得到缓和

2 Likes

老师自然是希望学生能多互动的,你家长可能觉得你给他们惹事了

发声的成本隐隐变高了?只从班级交流举个例子的话……以前可以说大家不说话吹牛干不了什么,但现在有网络就显得……你是没有事可做吗为什么要来套近乎这样,连说第一句话的期待都不会有
至于教育中的多说多错,需要服从不许反驳导致的环境使然理由就太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