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评一下《还有明天》

意大利拍的女性主义电影,今年 3/8 大陆上映,剧情简介可以看豆瓣。

个人评分:4/5

意大利和中国的家庭观念太像了,父亲 Ivano 在似了叠之后毫无感情但又表现浮夸的大哭以及邻里亲戚敷衍的哀悼 让 OP 想起自己参加过的农村葬礼:满满一屋子人夸张的哀号表演令人反胃无比,甚至在逃出这几乎有 150 dB 震耳欲聋的锣鼓喧天声后久久还忘不掉这种冲击性的场面。

借驻扎的美国大兵展现了意大利天主教家庭观念与美国新教家庭观念之间的冲突,在《教父》中也有类似的情节。这种对比完全可以丝滑迁移到华人社会来,就像描写美国华人移民生活的《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不过现如今许多中国妇女忙于宣传“东亚去雄论”,要是敢拍中美对比的女性主义题材,估计会被打成企图破坏中国家庭传统、降低中国生育率来瓦解中国国家根基的境外势力(笑)。

这也再次证明了压迫女性的从来不是男性,而是整个传统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不公的受害者。

由这一点也可以分辨谁是真正的或虚假的女性主义者:

  • 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努力学习工作、创造价值、改变不公;
  • 虚假的女性主义集美企图攀附一个有钱男人不劳而获,在自己屡屡无法得逞时便憎恨整个男性群体,和厌女的互联网鼠鼠是一类人,所以 OP 说这种人才是最大的厌女者,并从厌恶自己开始实践。

电影名“还有明天”,指的既是意大利女性首次获得投票权、终于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更重要的一个主题是母女间的代际关系。

电影表现了两组对照交相呼应。母亲 Delia 与父亲 Ivano 恋爱时,Ivano 向 Delia 伸出的求爱之手化作结婚之后掐向她脖子的暴力之手;女儿 Marcella 与 Giulio 恋爱时 Giulio 伸出的求爱之手化作订婚后“占有”的企图初现时的抓取之手。

母女关系是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影片也很好得表现了母女关系的复杂性:

  • 女儿鄙视母亲卑下的生活状态,但又怜悯并深爱着母亲;
  • 母亲为女儿能嫁给一个 比自己的更好 的男人而欣喜、并偷藏私房钱为她准备婚纱,但又不可避免地对她抱有嫉妒。

可当母亲发现女儿有重蹈自己覆辙的迹象时,及时请美国大兵插手毁了亲事,并将私房钱交给女儿转为助她读书之用。女儿则是发现母亲遗落在家中的投票所需的身份证件,赶去将它送给焦急的母亲。影片在这里完成了一个完美的代际传递,也完成了两人矛盾关系的和解,并在投票站两人相视而笑中迎来结局。

不过 OP 认为唯一的缺憾是影片并没有探讨母亲 Delia 的出路。

观众可以想像 Marcella 拿着钱进入学校,可能过上的更好生活,但母亲似乎还是得回到那个家庭,去面对更加震怒的丈夫。

很多人为 Delia 没有应旧情人的邀请私奔——“被另一个男人拯救”——而是在第二天去投票站自信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欢呼。可是她没能私奔好像只是被公公的死亡打乱了,并非深思熟虑之后的抉择。以及失去私房钱之后,她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下一步生活?

在本片中母亲 Delia 才是一号主角,可是她没能迎来自己的美好前程,而是又一次扮演了闪耀母爱光辉的牺牲者。

不过在当下,大量的中年妇女仍被困于家庭之中,将希望寄托给孩子成为她们抚慰心灵的唯一选择,对于她们的处境的讨论仍在进行中。所以影片留有这一缺憾可能更能引发观众们的思考。

2 Likes

这个电影的主旨和 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都是给出了实际可行的道路: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

1 Like

意大利战后民主化相关阅读(Duff Cooper Prize 提名):

这学期看完了在:door:里更新书评。

1 Like

penguin 的书便宜 :kissing_face_with_smiling_eyes:

轻型纸嘛,有些七八百页的 penguin 还没三四百页的其他出版社的书厚。

penguin 成立就是为了用廉价的平装书让更多人负担得起阅读 :cat_snowman_without_snow: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