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润
自卑了,遇见人智了 :dizzy_face_hugs:
又在胡说八道了
我敢说至少在美国 top30 校,所有本科及博士选数学系 grad course 的人群里至少 95% 都觉得学数学很开心。这些人还是很多的。这里的 grad course 不考虑数据挖掘计算生物等极其特殊的课。。。我只能说,喜欢数学的人远远远远多于在数学领域深造的人
我学数学就很开心。
学数学开心和考试拿高分开心是可以互相正反馈调节的吧,不如把这两个看成一个整体。
同学里有高中三年刷了很多题,高考数学 147,但报志愿的时候表示“这辈子都不想再碰数学”的人。完全不喜欢一门课的话,成绩高也带不来开心。
我表达有点问题,主要是随着难度增大,很多开心会被挫败情绪变得不开心。
而且你也很难证明开心的来源,比如我打 lol 虽然是青铜,但是我很开心——毫无疑问这个来源是打 lol 本身,而不是因为我打的好。
但是学数学号称很开心的,绝大多数都是数学学的很好的人。我更相信那些愿意把 phd 读完的人是真正觉得学数学开心的,因为他们遇到了足够的挫折还没有 quit。
我目的就是想分开来看,你这个例子表达的是“成绩高也不一定开心”,但其实我想搞清楚的是“开心的人究竟有几个不是因为成绩高”
你这说的和和成绩没啥关系,学不明白怎么可能会爽呢
我意思是我更认可那些学得明白但是学得慢,或者不擅长考试,类似那个菲尔兹奖 june,李吟那种人。”虽然我干的比别人差,但是我还是愿意坚持”。
其他人我很难判断到底是喜欢这个东西,还是单纯因为他一直比别人强。
事实上除了他自己别人也没法知道,最好的观测手段就是看他学不动的时候会怎么做
学不动就是学不动,跟比别人强有啥关系,别人可能也学不动,不影响不爽
我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你意思是学不动就不会爽吗?张益唐原本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出来东西,不影响他其实很爽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喜欢某件事——最起码我自己如何判断我是否喜欢某件事,应该从遭受挫折的时间点开始评估:
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就竞赛保送了,我们应该看大学的表现。
如果大学还是很厉害,我们就看看 phd 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遇到很大挫折了还能坚持做这件事,可能才能说明真正喜欢这个东西。就像我打游戏一样,虽然我是青铜且上不去分,但是我就是喜欢打。
但是学数学,很遗憾,我很少见到学的很吃力还自称自己喜欢数学的人,这种人一般都写在教科书里
学和做科研完全是两回事,他要是读不懂别人的论文,肯定就不会爽了
那要是以这个标准判定,我感觉我也喜欢学数学…
你的思维太卷了
你如果不是数学专业的为什么要管这些
对你的问题,我提出下面两个讨论角度:
1.学习任何东西的过程都会遇到困难和瓶颈。一个人如果清楚并可以用这个理念掌控自己的行为,那么他在学习任何事物的时候都可以表现出低谷中的坚持行为,当下的”干得比别人差“可以只是暂时或者受群体局限的。对这个学科的喜爱本身并不是唯一让人愿意坚持的因素。
就我的体验来看,如果某件我很想做的事要求我必须掌握某个知识,那我会尝试各种自我调节方式来让我学好这门我本身不那么感兴趣的课。
2.”愿意坚持“的动机是否需要限制。毒瘾者可能因为一次误吸而患上毒瘾,除非有外界强制而有效的干预,否则 ta 很有可能让自己倾家荡产也要想尽办法搞钱买 drug。这种情况,可以说这个人”喜欢“毒品吗?
羡慕上海人这样也能进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