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縁更新】小倉百人一首:日本和歌芸術介紹

22、文屋 康秀 [ふんや の やすひで]

吹くからに [fu ku ka ra ni]
秋の草木の [a ki no ku sa ki no]
しをるれば [shi wo ru re ba]

むべ山風を [mu be ya ma ka ze wo]
嵐といふらむ [a ra shi to i u ra mu]


1 翻译

白话文译:山风冷飕飕地刮,于是秋天的草木便一片枯焦。难怪世人皆称其为“岚”。

汉诗译:枯焦怜草木,落叶逐飞蓬。瑟瑟山风起,故知岚字源。

2 赏析

这首诗是将“嵐(あらし)”一字拆为“山風(やまかぜ)”所作,其实没太大意思。但是,文屋康秀能入选平安初期“六歌仙”之一,就是因为他作诗的技法巧妙。正如纪贯之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中对其评价道:

文琳巧詠物。然其躰近俗。如賈人之着鮮衣。

顺便,这种文字的“离合诗(离合、字相析合成文)”在本朝也多见。如吴文英《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3 人物背景

介绍这首诗主要是因为其与同为“六歌仙”的在原业平、小野小町关系甚好。身为上层贵族的在原业平、下层贵族的文屋康秀、地方豪族的小野小町,身份完全不同、甚至观点也大相径庭的三人因诗歌结为好友、互为知己。接下来我将着墨于日本的西施——身世莫测、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小野小町。

文屋康秀,号文琳,官位正六位上、缝殿助。官位低下的他一直想要跻身贵族圈子。故与出身高贵、无所顾忌而得以尽情游戏、以歌抒情的在原业平不同,他的诗充满巧妙技法,能看出其融入上流社会之心切。

顺便,纪贯之对于在原业平的评价是:

在原中将之歌、其情有余、其詞不足。如萎花雖少彩色、而有薫香。

1 Like

2、持統天皇 [じとう てんのう]

春すぎて [ha ru su gi te]
夏来にけらし [na tsu ki ni ke ra shi]
白妙の [shi ro ta he no]

衣ほすてふ [ko ro mo ho su chou]
天の香具山 [a ma no ka gu ya ma]


1 翻译

白话文译:春天将要过去,夏天的脚步已经接近。那神秀的天之香久山上,应当又晾起了洁白的衣衫,白光耀人。

汉诗译:春尽夏已到,翠微香久山。满眼白光耀,闻说晒衣衫。

歌中的“白妙の”即先前提到过的枕词,在万葉时代的歌中十分常见,跟在“衣、袖、袂、雪”等之前,是类似于固定搭配的修饰词。

2 背景

天之香久山位于大和国东南(奈良县橿原市),虽只有 150 米左右高,但自古就被誉为神山,传说其是由天上落下来的三山之一。其位于持统天皇时代的都城藤原京附近,是国君举行观国、治国仪式的地方。

传说中,每年春夏之交时甘寿明神便在香久山以神水浸泡白衣,并在阳光下晒干,以辨别人心的真伪。(白色在神道教中真是富有重要意义的颜色,是纯净、光明、美丽的象征。神社中就常见白色御币、白绳、白衣等。)

又有传说,天照大御神曾为躲避叛乱躲在香久山之后,因此高天原之下的“苇原中国(人间)”一片黑暗。众神将天照大御神请出后,顿时光明重新洒向大地,众神不由惊呼“面白い!”。

持统天皇(645 - 702)是一位女皇。其本作为天武天皇的皇女,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草壁皇子能登上皇位而杀害了外甥大津皇子,但草壁皇子却在之后夭折。持统天皇只得亲自担任天皇,以便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也即草壁皇子的儿子。

持统天皇以酷爱文艺与旅行闻名,其实际上是为了逃避骨肉相残和丧父丧子之痛。在即位后,她多次离开藤原京行幸吉野离宫,每次途中都会经过天之香久山。这首诗就是她感到季节的变迁时,想象着香久山的景色而作。

3 赏析

转眼就到了晚春,人分明感到有些夏天的暑热了。青翠的香久山在阳光下映出了一片片白光耀眼,就像是神话中随风飘荡的洁白衣衫。

也有说法是诗中的白衣实为比喻白花或白雪。无论是哪种说法,晚春初夏时节天空的蓝、山丘的绿、映照出来的白组成的生动亮丽的画面都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1 Like

好帖,资瓷一下 :smiling_face_with_three_hearts:

1 Like

29、凡河内躬恒 [おおしこうち の みつね]

心あてに [ko ko ro a te ni]
折らばや折らむ [o ra ba ya o ra mu]
初霜の [ha tsu shi mo no]

置きまどはせる [o ki ma do ha se ru]
白菊の花 [shi ra gi ku no ha na]


欲采白菊朵,今朝初降霜。霜花不可辨,满眼正迷茫。

(记甲辰年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