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流水账

暑假放快一个月,玩了一周回来就一直陪外甥。当时觉得小孩精力太旺盛,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只会想回到那个时候

1 个赞

也是和他玩才觉得积木很解压,后来一直想买乐高


1 个赞

楼道里放马桶

返校了,以前坐的这条线还是电车,到现在已经换成小巴车了,感觉从小学到研究生见证了公交行业的衰落。
小学最开始坐的是柴油公交车,驾驶位旁边有一块巨大的凸起是散热还是什么,司机都很年轻开车很猛,动不动就逆行,和其他司机骂街。
后来西安开世园会,很多线路都换了新车,带世园专线的涂装,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有空调车,但要比普通的贵 1 块。
世园会结束世园专线涂装就陆陆续续撕掉了,但还是普通的车和空调车两种,空调车会加“K”字区分,夏天很热的时候我妈还让我人多就等一等空调车,多花一块钱舒服。那个时候经常堵车,十几分钟一趟车都不来,一来就是五六辆。
上了初中结果还是和小学坐的同一条线路,只不过远了七八站。后来搬了家,那时候唯一算顺路就是二号线,但从学校到地铁站和地铁站到家都需要倒车,就一直没坐过地铁。唯一能直达的公交就是 600 和 616,周内我爸会开车接我,周末就让我自己坐车回,那个时候 600 还有双层车,两个公交都要从电视台的大学城一直开到长安区的大学城,回到家基本上要一个半小时
再到高中三号线开通了,回家缩短了大概半个小时。也是这时候电公交车越来越多,一开始电池巨大无比,后排不要说座位了,连过道都只能站一个人,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天然气和柴油车换掉,可能是因为政策要求吧。以前每次放学和同学坐公交车就会直奔公交车最后的台子坐,叽叽喳喳吵闹不停,现在想可能当时被其他大人已经在心里骂死了吧。


1 个赞

开学去了趟畅园,也是到现在唯一一次。起码有食堂了,比南区还是强得多,骑车也稍微能近一点

学校发的月饼模具是越来越敷衍,这能看出来是大门口吗

这是风帆广场

我傻了 :joy:

我觉得西安人基本都不会考虑定居西咸

研二突然就迷茫了,甚至还不如研一边上课边科研进展多,手机里也没有什么记录生活的照片。每天不过是活来了干活,干完了摆烂

肥皂块被融进去了没绷住

开学后冲动买了黑神话,本以为是黑魂难度,没想到是战神,很上头

十一继续回家,陪外甥玩,打黑神话,准备项目汇报的材料。回来没事干骑车,发现路边一个雕像

研二开始是真的得了空心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项目又要出差了,开完会没什么好转的,第二天早上就回了,结果碰到下雨停车了半个多小时


靠游戏麻痹自己,走出了大表哥的雪山

第一次在食堂吃到麻食(小米这饱和度拉的未免太高了)

时隔两个月,天台的凳子塌了


1 个赞

大表哥 2 玩完又买了 ns 的大表哥 1,果然不好玩纯过剧情,而且因为 2 是 1 的前传但先出的 1,剧情有些地方割裂

又想起了羊杂汤,但感觉已经没有研一时候好吃了,而且自己也好像突然受不了羊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