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书是最高意义上的哲学
那太好了
有点好奇 lz 对于哲学入门有没有什么书目推荐 我中考考完翻阅了罗素的西哲史 然后停留在了古希腊那里()
北大哲学院的一个学姐后悔在这个专业呆了四年
某些院系和教授存在的意义就是骗经费
大多数人的阅读量可能只是她的一个零头(指各学科的专业课 不是哲学系的材料)
emmmm,可能听上去很地狱,但我个人是看《纯粹理性批判》入门的,在那之前看了一本《牛津通识读本:康德》
当然我觉得一般入门还是先看看哲学史吧,不过,没有恶意,很多人认为看罗素的哲学史入门是错误的,个人推荐 Copleston 的哲学史,内地也引进了,译作《科普勒斯顿哲学史》,可供参考
或者看看 Anthony Kenny 的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国内引进似乎译作《牛津西方哲学史》
所以你还认识北大哲学院的学姐吗 厉害
感谢 lz 的分享!希望暑假有空看吧
才发现 lz 改名了…怎么和“小康米”这么像
致敬传奇把妹王牢康米
(不过鉴于这个名字可能已经给源友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再换回 Revan 也不是不行 我是把这个名字当成某种地狱笑话的
https://mp.weixin.qq.com/s/LFVg33wyqWk912gFOzKkaQ
前几天看到的,很有意思,《为什么恋人不能成为朋友?》
省流(不保证完全准确):传统模型持有一种一元论观点,认为所有的人类情感和羁绊,如友情、爱情、同事关系等,都是同一个本质的不同程度的显现,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排序和比较。作者引用尼采的“反模型”,提出一种相反的多元论观点,认为不同的人类联系是本质上不同的,因而不可比较和相互不可化约。友情和爱情的关系与其说是同一段阶梯上的不同阶级的关系,不如说是不同的文学体裁,如诗歌和小说之间的关系。每一种联结都有自己独特、美好、但和其他他者不同也不可替代的本质。作者由此批判了流行文化提倡的“爱情是友情的更高形式”的庸俗观点,并强调爱情和友情不仅截然不同,也是不可兼容的,因为朋友意味着“用相似的方式看待世界,共同享受世界”。相反,“恋人就是彼此的所有”,他们就是彼此的全世界。它们就像肩并肩和面对面,“人们可以肩并肩站着,也可以面对面坐着,但肯定不能同时做到这两件事。每种姿势都有其独特的乐趣,但从逻辑上讲,拥有其中一种就必然要失去另一种”
刚出宿舍就品鉴了一鼻子石楠花
哎呀我草交楠怎么这么坏啊
是这样的 我看着就恶心 已经把它屏蔽了
我们那里的石楠花好像快谢了 现在味道没有那么刺激了
之前思源楠路简直不是人走的 闻到那个味道就想吐
我们这边的也快谢了,谢天谢地 之前第一次闻到的时候真是非常に新鮮、非常に美味
西交为什么也有石楠?难道是和上交学的吗
有且不只一点,但因为校区面积原因肯定没有东交多
话说为什么你的签名档写的是 respberry 有什么特殊含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