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真的要去做吗 以后让你贷款怎么办,百度搜索“要求公务员”推荐词条第一个就是贷款
我的想法是初来乍到先苟住不冒泡,摸清情况再说,所以打听了下同事都接受“倡议”也就捐了。至于贷款的话…我觉得那就是时候发挥 gwy 铁饭碗作用了,就算不做也顶天是没有晋升希望,每个月工资照样到手,甚至由于领导不信任可能反而少做点工作。只不过如果真到那种程度,自己要先下决心,可能需要比较大的定力。
昨天下午继续开会,短短 20 分钟开了学习重要讲话,全会精神宣讲,镇机关结对碰头三个会,镇里来的“外人”也似乎习以为常…可能这就是中国速度,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没办法,会是上面要求开的,但要真一件件的认真过会,日常工作又完全没法做,还是那句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午做年终固定资产清算,实际就是扫垃圾,把报废的打印机按一块一斤的价格卖了出去…不过在进仓库搬东西的时候见到了错误的历史记忆(x):100 件一箱的隔离衣堆了满墙,简单算了一下差不多够村民每人一件,以及配套的口罩、手消、快测若干,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再放两年之后要怎么处理。
除此以外,还看到了一些应该是民兵的装备(因为钢盔上有军徽),包括 10 人份的钢盔、防爆盾、救生衣、携行具(里面是服装、鞋、水壶)…原来村里武德这么充沛吗,希望我在的时候不要用得上这些装备。
安宁的一天,安静的坐办公室并和邻村的选调生交流了关于如何在听不懂本地方言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技巧。结论是:不开展工作效仿前几届,扬长避短,把重心放在政策宣讲、支教方面,一方面确实干一些实事,另外也为最终的述职报告积累素材。
不过在我看来,目前工作还不是重点,应付日常生活才是关键,非常怀念在市里有补贴的食堂,因为我们没有餐补,要去镇上食堂搭伙的话午餐 20 块,午 + 早 27 块,属实又远又贵,刚过去的周末就忙碌在买家电厨具、收快递、买食材的路上,终于到了昨天晚上打算开火的时候,发现燃气灶没气,一打听才知道,因为今年年检没做被停了,顿时感觉整个周末突然毫无意义。
今早打了客服电话,预约了今天安检,得知师傅上门时间和我上班时间一毛一样…异常莫名其妙的设计,总而言之是说了我的情况,客服说让我和师傅沟通,虽然师傅到现在还没有联系我。在物业的建议下打了 12345 投诉,据说按以往经验打完半个小时就会来气…emmm…希望能管用。
今日无事
这块地村里终于下定决心不要了,开始正式清退。于是我们几个人被拉去做(搬)清(垃)退(圾),把原来承包人不要的垃圾清走卖掉。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三轮车拉走了三车,厢式货车一车,感觉收垃圾的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估计是不少挣。
闲暇时间听到了同事议论这块地的光辉历史,之前是承包给驾校,但是疫情期间经营不善,后面资金就一直有压力,到了今年年初撑不住了,本身已经和村里协商了分期还款协议(帮忙喘口气),但是分期也做不到,于是走到了这步。精彩的是,老板确认还不上了以后,趁着凌晨一点,偷偷叫了货拉拉来到场地,把值钱的电脑、空调之类拉走了,结果不巧被村民看到通知村委报警才把东西拿回来,锁到了仓库里;后来场地里又进了小偷,把剩下的驾驶模拟器屏幕偷走,导致现在场地只剩垃圾了…
不过场地目前看来是租不出去了,我本身在玩射箭…想看看能不能和书记商量下,没人管的话我就去场地里练练射箭 ,得好好构思一下话术。
你说你来负责验证一下后期改造成射箭场的可能性,然后顺手拿出相关市场调研报告和周边城市相关产业的收益情况(不是)
天才!
我还真考虑过要不要建议一下,不过想了想一个是周边服务业确实不行,市场价格接受度不高,低价覆盖不了机会成本;另外要是我提出来的话大概率得我干()so…白嫖万岁
昨天和今天仿佛回到了机关,回归无情的材料机器。写了一份涉及信访的情况说明,大体是上级单位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甚至已经带人进去吃了公家饭,但当事人仍然不改,为了避免以后出什么事,要求我们说明一下上级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是当事人自己的问题。另一份是老东家给村里捐了钱,要来看看钱花到了哪里,然后兜兜转转抓到了我写方案…没想到在村里也逃不过写方案的宿命。
趁着写第一个说明的机会也打听了下村里信访人员情况…只能说现在确实是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印象比较深的有 A 君到交警办理驾驶证,自己选择了邮寄证件业务,结果到了之后发现要付邮费,于是先是到交警大队闹,后来又到别的地方闹,最后交警大队领导亲自上门送来红包了事。B 君到银行办理开户,自称没有主动开通动账提醒,工作人员暗箱操作导致每月的短信服务费支出,于是也是到处投诉,最后还是柜员受罚,领导登门了事。
整体看下来,为了营造平安社会,在维稳方面不管是资金还是人力成本都非常大,而且作为行政过程的隐性成本,很难有明确的计量告诉我们究竟花了多少钱,这种隐藏的成本很难被具体感知,导致会有一些人认为政府的一切行为都不需要考虑成本,只要领导愿意就能办,这也是当前很多与行政机关相关矛盾的由来。
同时,这些维稳资源并非均匀的覆盖到每个人头上,而是通过安抚一小部分刺头的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来使所有人收益。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场景,在大家都在享受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如果我成为刺头,我能获得一部分维稳补偿,但是如果不成为刺头,那我就白白支出了通过行政税费缴纳的这部分维稳支出。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才能扭转这种负向激励。
无赖哪里都有,毕竟很多人的时间没有闹事值钱
是的,经济下行以后这样的人变得更多了
开启多线程工作模式,老东家下周来,活动材料的准备又到了我手上,还有一些展板和图片要我做,真的不是很想暴露自己会 adobe 三件套的技能,因为之前在机关,有两位同事暴露了自己在摄影、视频剪辑方面的技能,导致后面一有相关任务大家都会想起他们,纯纯打工。实际上从经费里面挤一挤还是能请到外面的人做的,不过自己人又便宜又好指使,于是变成了领导首选。
珠海撞人事件后续的风也吹到了我们这里,居然有省级督察组到我们区区一个村里看公共场地防汽车冲撞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指出了墩子不够、没人值守、摄像头不够一堆问题,于是继续写材料,向镇里哭穷,表示这活我们真干不来,求求领导开恩派点钱粮下来(x)
昨晚和镇上的另一位选调生出去吃饭,发现工作以后沟槽的 peer pressure 还在追着我,同届的选调生已经形成了三四个小集体,然后谋划开会开展工作。我个人不是很理解人生地不熟,没有资源缺乏调研的情况下他们打算开展什么工作,毕竟前几届选调生有过在山沟沟里强推民宿,然后自己拿着美美的照片作为成果交差,两年他走了之后留下一地鸡毛的情况。这周五开镇里统一的选调生交接会议,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些方向上的指引吧。
沟槽的小团体
笑死了,看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了庄子关于“无用之用”的小故事
我就知道我会后悔的,最开始是因为看不下去用 excel 做排版所以用 ps 做了张图,然后现在这活归我了,同事刚过来提出了字体要加粗、背景浅一点、尺寸要调整的需求
老祖宗的智慧
你说你是掏钱请人代做了小功能,其他的也还不会,之后你学一下。以后谁问你就说最近忙马上学。
学习了,我有一个朋友帮了忙系列()上次就是,我们要收集一些境外舆情,但是能合法看到的设备还没送到我们手里,于是我托一个“境外朋友”帮我查了查
天才,过于语言的艺术了
昨天下午开会定下的安设新的阻车墩的方案,今天上午就安排上了,基层在效率方面也是有优势的。
下午去镇里开选调生的见面会,去年今年和前年还没有走的小 30 个同事和镇领导一起开会,惊讶的发现我们这届还有几个人不认识,前期 social 好失败。
会上的氛围还是很积极的,马上要走的老前辈分享了一些经验,听到他们两年了也只是勉强只会一些方言之后感觉放心了很多。开会的镇领导也是选调生出身,讲话很恳切,讲了自己下乡的艰苦经历,并且勉励我们要主动吃苦、追求梦想。就是话术版本感觉有点老…全是青春啊、梦想啊、责任啊之类的东西。
领导走了后选调生自己按照预定议程开了小会,讲的就比较实。主讲的是上一届的小头头,一个边缘工科的北大本硕…就业形势确实不好。不过感觉他身上的学生会气息很浓(没有说学生会不好的意思,我也在学生会干过)(我也有一个黑人朋友),就是非常相信制度和程序的力量,甚至有点过于相信了,给人一种他觉得只要把制度确立起来,抛几个“职位”给大家,那么系统就会自动运转起来的感觉。
总而言之,小会上还是聊了一些具体的事情的,比如约定后续到附近学校去开展支教、组团出行开展国情调研之类的。会议结束以后,进入小团体环节(bushi),因为我们镇成长条状,为了工作方便,所以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我们在一起的就约去吃了个饭。
饭桌上大家就放松很多了,尤其是还有漂亮姐姐的情况下。大家借着自我介绍的机会,夹杂了对生活的想法,对本村情况的介绍和吃别人村的瓜。有几件比较有意思的事,基本能看到镇上不同村就有参差。
靠近高铁规划线的村子被征地上访弄的乱七八糟,但村民再闹最终也面临着失去宅基地后的被迫城镇化。被评定为省级模范村的同事被频繁的各级检查、督导、学习整的无暇其他,但也因为标准不合理导致反复做着无用功。更是有组织软弱涣散的村里有村民不满选举结果,试图“另立中央”,明后年即将迎来换届,想来也必将是一番腥风血雨。
要起飞了,降落后补。
生活上也聊了许多,我传统中选调生的印象应该都是住在村委会楼上,跟着村委书记家一起吃饭的模式。实际上村委会楼上既没有床,村委会书记在饭点也找不到人。不论远近大家基本都住镇上,甚至有同事要通勤 15 公里…吃饭就比较多样了,有我这种买了全套厨具趁着还有新鲜劲自己开灶,晚上做两顿然后第二天中午热热吃的,也有去附近商业街吃小炒的(甚至是早退 40 分钟,好羡慕他们村的作息),还有蹭到了附近小学食堂的(实名羡慕了)。不过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做饭能省点钱,但实际算下来可能比外面还贵一点,可能只占了一个肉多吧。
总的来说,今天开会的成果还是很丰硕,联系到了很多前辈,未来可以参考(抄)的对象多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前辈们不同的态度,离我们比较远的几个村在北大同事的领导下比较抱团,带着大家半强制的一起搞活动;我们这边还相对活泛,属于想干就干,需要的话大家一起帮忙,想躺就躺,完成基本任务就是。
回到自己,我打算继续苟住,再观察一段时间。我们村非常完美地践行了中庸之道,没有大问题(相对来说…之前我以为我们信访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实际发现是小巫见大巫),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也合理(不像一些村全是老爷爷),也没有什么能够吸引省市检察组频繁来的大成果。我本身也没有什么政治抱负,选调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个观察基层运作方式,了解是什么在支撑庞大国家机器的机会,而非去冒着风险创造一些东西的尝试。
开完会后的一些胡思乱想,说不定明天睡醒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不过也就想到这里了,工作时间结束,接下来是享受特种兵旅游的时间力。
每次坐飞机,看到机窗外庞大的城市在眼前铺开,无数星星点点的灯光铺遍了大地,总会不禁想到,每户的灯光对应的一个个和我一样鲜活的人,而城市群就像一个庞大的蚁群,无数这样的人就像工蚁一样在这样的灯光中穿梭,直到价值被榨干。真可怕啊,现代社会。
极好的《小镇喧嚣》代餐,躲在选调生背后观察国家基层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