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绩点也没有什么容错率吧,排名不够就寄了从零开始考研
你舍弃了前置条件。
越活越混沌,在学校待不下去了,你妈的。
你就不能一手抓绩点一手抓开发一手抓找工一手抓考研一手抓科研一手抓考公一手抓身体健康一手抓出国?
你就不能一边打交一边做 AI?
你交生源以陕西、山东、河南、四川为主,他们觉得读本校比读除了清北之外的其他学校好太多了。
也不是好太多
而是没有断档落后,也没有断档领先
不需要离家太远也可以接受
我做了替换,大家有什么意见?
xxxx 的的 xxx 课上表示某不知名大学 (西交) 的学生来参加清北复交的夏令营,同一所学校成群结队的人人手拿顶会。反观本校学生,十分差劲,什么 pub 都没有,写个毕业设计论文还不堪入目。这种巨大的差距让部分导师们更喜欢外校来的夏令营保研生而厌恶本校保研的同学。
那么,为什么高考高出数十分的 top 的本科生反而不如当年的只考入垃圾 c1 的同学呢?本校的同学大学的精力用在哪里了呢?
至少 TP 我觉得不能这么类比,尤其是电类专业,贵系的 50% 也许竞赛会比你交 cs 第一少点,因为不想或没必要打,但是他的科研水平大概率比我们这边高,GPA 哪怕只有 3.3 3.5 含金量也不比你交 4.0 4.1 低,更不会说清北保本校的学生恋歌毕设还不堪入目,清北学生想留本校都不太好留的
很多 TP 学生留本校是因为本校已经找到非常顶的导师了,就像今年清华特奖贵系那位就本校直博了,但类比下在你交如果哪年的标兵保本校了我觉得不太可能发生,大部分保交的学生都是出不去而不是不想走,哪怕是电气我也见过很多宁可降低学科水平去上交甚至华科的。
去华科更多的是地域原因吧
关键是:假如不以读 PhD 为最终目标的话,科研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没啥用的。特别是在卷绩、卷赛就能拿到研究生入场券的情况下,科研就更鸡肋了。
就拿你交最强的电气来说,大部分人的目标就是去国网谋一份美差,我相信只有极个别人想读完 PhD 后去找教职。
科研我还是指的基础学科做科研 电气确实没必要
我觉得也是,电气我觉得除了个别方向清华强点,其他学校都不如西交
想进国网、南网其实和学科实力关系不大吧。据我了解南网里面好些领导都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而华工的电气根本不算第一梯队。
所以去哪儿读研究生还是看你想在哪儿发展。
除了 thu
其他的基本都是本地派系占优,不然三峡大学怎么说。
不过西交校友在电气领域相对而言已经是比较广泛的了,虽然仍然无法达到 thu 的紧密。
你说的对,在众多难以捉摸的 bg 要素中,gpa(或者说 rank)是唯一可稳定量化的事物
时隔半年,今年上表达与交流课又听到老师锐评本校学生,发现交大门上已经有吐槽的帖子了
无敌
强烈觉得你交本科缺少恰当合适的引导,严重点可以说整体氛围比较差,以至于读研后每每提起本科就会后悔虚度了四年光阴